這是個老實驗~因為看到中文好書..."引爆趨勢"
他說的
紐約市容-->治安 暴力環境-->暴力行為
這些讓我想到孟母三遷跟教育到的孩子的狀況(若我是他們...易地而處... 我... 沒把握)
重要的是他提及三種重要引爆風潮的角色
1.連結者 2.專家 3.推銷員 數位教育 環境的重要 跟意識定著等等等...很有內容
也值得探究與深思
閱讀時本來興致昂揚頗感心有戚戚焉~思考卻卡在這一疑惑上...
一時興起... 發現自我邏輯確實需要再強化...特立此篇...以警自我~
最原始的 Wason Selection Task---來做題目吧
有四張卡片 題目限定如下
If 卡片一面為雙數 then另一面為紅色 要翻哪幾張卡片才能確定沒規則沒被違反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Wason_selection_task
換言之
若 卡片一面為雙數 則 另一面為紅色... (有沒比較清楚...)要翻哪幾張卡片才能確定沒規則沒被違反
答案
我的 8(偶數) 與紅...
是 錯的(屬於75%錯誤的一方...但我盡量爬回25%)
正確的是8(偶數)與棕色
總和Wiki和 Leda,(1992)的說法這是If P then Q
所以
P為雙數 非P 為奇數---Q為紅色 非Q為非紅色
檢查重點為"If 卡片一面為雙數 then另一面為紅色"
所以~
若檢查的是3(非P) 無論背後為甚麼顏色...跟這規則都沒關係 紅色亦可為奇數
若檢查的是紅色卡片---如上述...若為奇數...也無法打破規則
惟有
檢查8...確認直觀條件是否達成"有雙則紅"
及檢查褐色...確認不為 2 4 6 8 10....(雙卻為不同色... )
只要遇到這種If...then抽驗的都是P與N-Q
衍伸題
酒吧中有四人-1人喝酒 1人喝可樂 1人16歲 1人25歲
規定為喝酒的人要超過20歲... 請問檢查哪兩位以確認是否規定被破壞(Leda 是寫檢查ID..但)
所以
可以喝酒-->P... 20歲以上-->Q
同理 請各位同胞多加回味了
16歲的若有喝則... 所以應該不是檢查ID
DG
一切的起始點--Malcolm Gladwell(葛拉威爾),齊思賢譯-引爆趨勢(The Tipping Point)-時報出版, pp181-pp181, 20110817 (譯者已經很強了 只是這段翻譯我認為不宜(應為酒館內...而非酒館內喝酒)
另一寫這篇的理由是原作者以為大家都是25%的優秀人才~所以~書中沒對這邏輯推導寫清楚~我只好繼續追查下去)
這本書也是本好書~雖然它已經出版N久了(汗...2000年授權台灣版...)
原文版在159頁
書中線索
Leda cosmides &John Tooby, 1992, "Cognitive Adaptation and Social Exchange", Oxford U. Press
他的貢獻並非我所提及的實驗而是在Social Exchange 利用到認知理論與各項理論...才疏學淺暫且不論
最原始的研究-Wason Selection Task...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Wason_selection_task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